近日,中央財經大學綠色經濟與區域轉型研究中心聯合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推出了首個“中國碳市場信心指數-2016”,旨在為全國碳市場的發展提供清晰、科學和客觀的預期管理工具。通過分析早期投資者對全國碳市場的預期,對全國碳市場的形態進行預估,并基于投資者的預期設計一套風險管理工具,從而減少決策者與市場參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有助于全國碳市場順利啟動。
什么是中國碳市場信心指數?中國碳市場信心指數能干嘛?指數數據依何而來?這個指數對于碳市場的發展會有哪些影響?對于這一新鮮事物,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陳波。
全國碳市場價格預計每噸20~30元
中國經濟導報:發布中國碳市場信心指數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陳波:是這樣的。全國碳市場預計將于2017年正式啟動。長期以來人們將碳市場當成一個完全的政策市場,只關注政府的行為,卻忽略了市場參與者,尤其是投資者和控排企業自身的聲音。而這些參與者又各自為戰,不能合理地反映自身的訴求。
我們認為全國碳市場的建設應當符合市場規律,試點市場的早期參與者已經初步形成了對全國碳市場的短期、中期和長期判斷及共識,這些寶貴的經驗和信息應當包含到全國碳市場的設計中。我們希望在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之前,能夠有一種更加量化、科學的工具反映市場參與者的預期。這些預期基于試點階段早期參與者所形成的一些共識和經驗,會對全國碳市場的健康發展帶來益處。?
因此碳金融實驗室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編制了中國碳市場信心指數,用來追蹤與評估市場參與者對中國碳市場發展趨勢的預期和信心。
中國經濟導報:目前我國碳市場信心指數是多少?這些數字對碳市場的發展有什么影響??
陳波:2016年CMCI總指數為61.2,略高于榮枯線(50),其中價格指數為55.4,需求指數為54,風險指數為58,投資指數為77.6,均高于榮枯線。
大多數市場參與者已形成強烈的共識:碳市場很有可能成為百億元以上規模的新興大宗商品市場,成為新的社會投資域。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0億~500億元。但當前流動性困境仍難以化解,價格指數和需求指數雙低,說明市場呈現出某種低流動性下的穩定格局,這可能意味著市場存在失靈的風險。流動性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投資者缺乏不斷上漲的價格預期以及交易獲利的信心。
CMCI指數對計劃2017年啟動的全國碳市場進行了價格預測:配額預期價格為26元/噸,CCER預期價格為11元/噸。對價格影響最大的三個因素是配額總量、有償分配比例,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數量,其他的關鍵因素包括化石能源消費量、GDP、化石能源價格等。
主要采用實名問卷調研的方式
中國經濟導報:目前市場上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基于流動性設計的指數,然而由于碳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此類指數的應用空間有限。碳市場信心指數是如何編制得出的?
陳波:所以啊。我們暫時沒有將流動性數據納入進來,而是借鑒PMI(采購經理指數)等國際主流指數的方法,設計了一個能夠直接反映市場參與者預期的信心指數。這個指數目前主要采用實名問卷調研的方式,大概覆蓋到了60%左右活躍的碳市場機構。
2016年CMCI從碳市場的價格波動、需求意愿、風險認知、投資信心等多個維度設置了17個問題,以全面了解主流市場參與者的信心和預期,并針對全國碳市場的價格預期及影響因素,設置了5個問題。基于以上的22個問題構建了CMCI指數體系,包括總指數,以及四個子指數(價格指數、需求指數,風險指數和投資指數)。
中國經濟導報:在碳市場信心指數編制的過程中,你們肯定遇到很多困難或難點?怎么辦?
陳波:你說得對。一個指數要獲得市場認可,首先發布機構的獨立性很重要。這個指數的編制是碳金融實驗室完全從公益性角度出發,不涉及任何市場化利益。指數的一些方法或結論可能并不會讓所有人滿意,我們也接受一切批評和建議,但并不會因此喪失獨立性。
第二,指數設計要具有科學系統的方法論。信心指數包含了價格,需求,風險和投資等方面,比較全面地體現了當前碳市場的關鍵要素,在問題設置上比較簡潔清晰,以盡可能地反映市場參與者的真實判斷。
第三,問卷的覆蓋范圍要盡可能合理。由于條件限制,此次問卷我們相對比較傾斜于投資機構,對控排企業的覆蓋較為有限。但下一輪調研我們會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較大調整,進一步完善指數模型的設計。
未來會推出股市、債市和新能源產業的指數
中國經濟導報:你們做這個碳市場信心指數的發布,肯定希望它能對未來碳市場的發展產生影響。
陳波:在當前全國市場尚未啟動,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我們認為碳市場信心指數比較真實地反映了一些市場信息。比如對價格的預測,我們謹慎選擇了20家主流機構專家對全國市場進行報價預測,他們的價格預期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全國市場的啟動價格。
這個指數當前最重要的價值是將一些模糊或者似是而非的碎片化信息清晰化和系統化,實際上是給全國碳市場的啟動帶來了更多的信心。
我們不打算做一個不接地氣的指數。未來我們會謹慎地引入流動性數據和宏觀數據,這要隨著全國碳市場的啟動逐步完善。
中國經濟導報:國外是否有類似指數?對我國相關方面的發展有何借鑒經驗?
陳波:指數在國外是一個很成熟的產品,尤其是與生態環境,社會公益相關的指數非常多,很多也已經有了投資價值。這是因為國外有一些成熟的機構投資者會偏好此類公益性指數。
但碳市場的相關指數不太多,主要是因為這兩年國際碳市場發展不好。我們主要借鑒了PMI,信心指數的設計方法。指數設計的方法大同小異,最重要的是對研究對象的深刻理解。我們國內這兩年也開始熱衷于設計各類指數,但是很多只能看不能用,因為沒有緊貼市場發展的節奏。這也是我們盡量避免的情況。
碳市場信心指數是我們指數產品的一部分。我們正在組建一支國內一流的綠色金融指數設計團隊,團隊成員來自于國內外頂尖的研究機構,投行,基金等。我們很快會推出基于股市、債市和新能源產業的指數。這些指數會相互支撐,與我們其他金融產品的設計相結合,推動中國綠色金融產業的發展。